天然薑黃素抗癌

薑黃素(英語:curcumin)是一種從薑黃根莖中提取得到的黃色色素。

近代醫學發現,薑黃素抗氧化及抗發炎能力強,過去美國知名化學期刊曾指出,天然薑黃素的抗氧化能力是生物類黃酮的2.33倍,是抗癌新利器。

薑黃


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博士李季霖表示,薑黃素攝取來源廣泛,可藉由咖哩、嫩薑、老薑或市售薑黃粉進行攝取,因為薑黃素屬於脂溶性,不利於人體的吸收,即使增加劑量,也容易從人體排出,建議可以透過高溫烹煮或加熱方式,來提高薑黃的水溶性,同時也能促使薑黃分子為微小化,以利體內吸收。此外,亦可以在烹煮過程中,加入油脂或黑胡椒,藉由外圍油脂包覆或天然胡椒素之作用,來提高體內薑黃的吸收率。薑黃素一日的成人攝取量,建議是以每公斤體重使用0~3mg來計算。在安全考量下,建議每日攝取量在200mg以內,避免攝取過多產生反效果。但也有研究結果顯示薑黃毒性低,餵食劑量大於2.0g/kg 小鼠體重,也無明顯不良反應。

薑黃是一種天然色素,且效用廣泛,除本身擁有高抗氧化的活性外,能夠抵抗自由基的產生。眾多研究發現薑黃素能從多種細胞分子層面來抑制癌細胞的發展,以減少癌腫瘤的血管增生及擴散,使癌細胞產生凋亡。此外,薑黃素亦有抗發炎及抗氧化作用,進而達到抗老的作用,因此能有效預防阿茲海默症的發生。據統計,大量食用咖哩的印度人,阿茲海默症的罹患率遠低於其他地區。
因薑黃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建議孕婦、哺乳婦女避免食用;若與抗凝血藥物同時使用,可能會有出血的風險。

發炎機制對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,代表免疫細胞白血球正在執行任務,發炎能幫助人體對抗外來的病菌及幫助修復傷口,少了發炎這個動作,人體便無法生存,而短期的發炎是有幫助的,但如果外來病菌無法移除或痊癒能力受到干擾,就會演變為慢性發炎。

現代醫學已證實慢性發炎是許多慢性疾病的主要成因,包括心臟病、癌症、代謝症候群、阿滋海默症及多種的退化疾病,因此對抗發炎是現代醫學用來治療疾病的常用方法,而薑黃素的強烈抗發炎能力已能比擬許多藥物,可同時抑制身體形成第二系列前列腺素及白三烯素,還能抑制細胞轉錄因子NF-κB的活性,對大部分的發炎及過敏都有效,但重點是幾乎沒有西藥帶來的副作用。

再一則針對大腸癌癌前病變的研究發現,每日攝取薑黃素就能有效減少40%的異常腺窩病灶(Aberrant crypt foci),是頗具前景的防癌成分。

薑黃素有廣泛的藥理作用,如降血脂、抗氧化、抗發炎、抗動脈粥樣硬化等。2004年時發現薑黃素能抑制HIV-1整合酶活性而用於愛滋病的臨床試驗。此外,抗癌是薑黃素的主要藥理活性之一,其抑制腫瘤的作用已在許多動物實驗中得到反覆證實,其具體抗癌機制已成為近期研究熱點。

在2014年人體臨床試驗中,在5-8周裡面服用薑黃素的抑鬱症病人跟其他服用安慰劑,以及沒有進行治療的病人相比,沒有發現有任何改善。


參考資料:
google
wiki